科学技术创新能力在国际科技合作中提升_火狐官方网-火狐电竞地址-客户端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科学技术创新能力在国际科技合作中提升
来源:火狐官方网    发布时间:2025-10-18 18:30:09

  9月6日,中科院2009年国际科学技术合作研讨会在成都举行。中科院副秘书长谭铁牛首先就会议研讨的核心问题进行了部署,中科院国际合作局局长吕永龙总结回顾了自1998年实施知识创新工程以来国际合作取得的进展。10余年来,中科院与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重要科研机构、著名大学以及国际组织等签署了院级合作协议200多个、所级协议654个,每年在研国际合作项目约800项,2008年新承担国际合作项目300个。

  科学研究不能闭门造车,创新的思想火花往往在不经意的交流中产生。10年来,在国际合作中,中科院科学家不仅联合发表了许多高水平的研究论文,而且开辟了新的前沿交叉学科。

  紫金山天文台与美国路易斯大学、日本早稻田大学、德国马普太阳物理所、俄罗斯莫斯科大学合作,利用美国南极长周期气球项目“ATIC”观测高能电子,在《自然》上合作发表了宇宙高能电子空间观测新发现《宇宙电子在3000亿~8000亿电子伏特能区间发现“超”》。这一观测如果被证实,将成为人类第一次发现暗物质粒子湮灭的证据,可能会引起物理学方面的重大突破。因而,国际上许多媒体均纷纷报道了这一观测结果。

  长期以来,很多人都认为新材料研究是物理学家或化学家的工作。殊不知,生物学家、地质学家也能有所作为。据吕永龙介绍,中外科学家的合作已形成一些新的学科生长点,中德、中法科学家通过地球科学与生物学的前沿交叉,促进了新学科生物地磁学与生物矿化的发展。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所、电工所、海洋所与中国农业大学,联合德国慕尼黑大学、马普学会以及法国国家科研中心、法国原子能总署等科研机构,大力开展磁小体的研究,并在不久前获得重要进展。

  此外,中科院与德国马普学会合作,共建了中科院上海生命学院计算生物学研究所,致力于构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平台,以数学和统计生物学为基础探索生命科学中的重大问题。

  国民经济发展面临许多关键技术问题的瓶颈性约束,为了更好的提高自身科研能力和提升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中科院科学家通过与企业和国际机构合作,突破技术难点,为国家经济发展提供重要技术支撑。

  吕永龙举例说,中科院沈阳金属所与英国伯明翰大学交叉学科研究中心以及中国一重集团,采用英国顺序凝固层流充型技术,优化工艺参数,成功研制出大型铸钢支承辊,解决了中国一重集团公司10年来一直努力却未能破解的难题。据悉,这种大型铸钢轧辊的浇铸在我国尚属首例,对我国钢铁业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罗罗公司是世界著名的航空发动机公司,为开发新材料的发动机叶片在全球招标,金属所以其领先的钛铝新材料制造技术中标。2007年底,金属所受英国罗罗公司委托,开始研制钛铝涡轮叶片,目前已经取得突破性进展。新材料可使飞机重量非常大程度上减轻。2009年,金属所对叶片初样进行了首轮振动疲劳试验,寿命达到设计指标的2倍。这是中国自主创新的高技术首次应用于世界先进民航客机。

  中科院科学家十分注重研究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如能源、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水资源等。中科院科学家积极与国际科技组织、国外科研机构合作开展研究,提出解决思路和方案。

  2007年、2008年、2009年,中科院科学家先后组织参与了“可持续能力、能源效率和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促进与保护”、“国际移民,需要全球关注的挑战”等一系列研究,清晰表达了中方在国际谈判中的观点,维护和争取了国家利益,为相关声明的达成作出了重要贡献。

  最近,中科院副院长丁仲礼院士课题组完成的研究论文《2050年大气CO2浓度控制:各国的排放配额计算》,通过计算各国过去人均CO2累计排放量和今后排放余地,为即将开始的控制大气CO2浓度的国际谈判,在一些核心问题上提供了定量数据。

  在紧急自然灾害发生时,中科院科学家更加积极努力地开展对外合作,如在2003年禽流感期间,中科院动物所、武汉病毒所、微生物所和浙江大学与美国农业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加拿大国家发展研究中心等国际机构合作,开展禽流感监测;在青海湖开展了禽流感的溯源调查和生态安全评估工作,建立了候鸟中的禽流感地区网络等;在2004年印度尼西亚海啸发生后,中科院立即派出专家组赴泰国进行遇难者个体识别和DNA检测救援,完成了泰国送来的1600多份海啸遇难者样本的鉴定,时任泰国总理对中科院深表感谢。

  “近年来,中科院吸引了许多外国科学家来华工作,这取决于中国科研水平的整体提升和科研环境的改善。”吕永龙说。

  中科院生物物理所有关人员介绍,在中科院生物物理所等科研单位,人们不但可以看到金发碧眼的英国女科学家,还能见到棕色皮肤的印度研究人员,以及与中国人没有差异的日本研究员。目前,中国科学院正努力朝国际科学家的“科研乐园”迈进。

  据介绍,1998年,中科院实施知识创新工程初期,出访和来访研究人员约为1万人次,2008年约为2.5万人次;2004年以来,国外来访科学家数量开始超过出访人数,目前每年来访量约为出访量的2倍。

  在中国举行的国际会议数量稳步增加。1998年中国主办的国际会议为57次,2008年在中国召开的国际会议为357次,为1998年的6倍。目前,中科院平均每天召开一个国际会议,吸引了大批国外科学家来访。

  据不完全统计,中科院在国际组织任职的科学家人数愈来愈多,已有900名科学家在国际科技组织中发挥作用。其中,在重要岗位任职的已有200人。

  与此同时,中科院在国际合作中培养凝聚了一大批高级人才。目前,中科院与国家外国专家局共同实施了“创新团队国际合作伙伴计划”,2007年形成国际伙伴团队16个,2008年为19个。

  中科院的国际合作不仅仅限于科学活动本身,还在科学管理方面借鉴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推进国内科学管理机制的改革与发展。

  吕永龙说:“为了更好的提高管理效率,中科院与日本文部科学省建立了高层战略与政策制定者之间定期交流机制。对科技评价、人才教育培训、财务制度、研究所管理政策、提升大型科研团体综合竞争力和系统集成能力、国家中长期科技政策的制定等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为中科院制定中长期规划和科技政策以及深化改革等提供了有益参考。”

  此外,中科院与德国马普学会建立了行政管理层双边研讨机制,在经费资源配置、人才管理、基建管理、研究所评价和知识产权管理方面做了深入交流,为中科院宏观管理提供了有益借鉴。

  会上,中科院规划战略局、计财局、国际合作局、高技术局、基础局、资环局、生命科学与技术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国际合作局,国台办交流局等有关负责人分别作相关报告。


联系方式
CONTACT US

火狐官方网

电话:0577-67371662

联系人:刘 波

联系电话:13115838108

邮箱:da6127@163.com

网址:http://www.jlxbzf.com

地址:永嘉县瓯北和二工业区